北欧中华网报道:新华社沈阳1月5日电题:中国东北向投资环境“污染”宣战
新华社记者 徐扬
在2016年最后一个月,辽宁省会沈阳点名曝光了一批破坏营商环境的部门。其中,一些工作人员上班时间聊天、玩手机、吃零食,服务态度不好等行为,均被暗访组一一记录在案,并公之于众。
这种自曝家丑的做法,在当地“炸开了锅”。一名被曝光部门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,没有人再想当这样的负面典型,这种“动真格”的暗访对慵懒散行为产生了有效震慑。
如果将新一轮东北振兴比作一场战役,那么改善投资环境或许就是“诺曼底登陆”——扭转战局的行动。为彻底走出经济低谷,东北三省均将改善投资环境作为突破口,决心向破坏投资环境行为宣战。
作为东北三省的最大城市,沈阳提出了打造“国际化营商环境”的目标。其目的在于破解深层次矛盾,从软环境这个更直观、更直接的“病灶入手”,倒逼改革。
改革难,不改革更难。作为东北经济的半壁江山,辽宁去年经济出现了负增长,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,出现了大幅度下滑,引发海内外的普遍关注。在经济学家冯玉忠看来,民间投资走低,意味着投资意愿不足,企业家在用脚投票,这与投资环境欠佳密切相关。
去年国务院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第三督查组在黑龙江督查时,一些民企反映,招商引资时企业被奉为“座上宾”,但在项目投产后,地方政府承诺的条件不兑现,存在不少“新官不理旧账”的情况。
这种情况曾在东北并不鲜见。“我们生意人就想纯纯粹粹地做生意。”一位在广东深圳开公司的东北籍老板说,“在东北,生意之外的事情让人很头疼。比如有的政府部门不讲诚信,有的办事效率低,都让我们很受伤。相比之下,深圳要好很多。”
中国东北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李凯认为,投资环境遭到污染,背后是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,也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。
目前,东北三省正致力于向破坏投资环境行为宣战,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,如简政放权,让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;减税降费,降低成本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,等等
在部署今年经济工作时,辽宁省委要求,要把软环境整治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,对问题突出的地区、单位及有关责任人进行约谈,对影响和破坏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,严肃问责。
值得注意的是,辽宁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《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,这是东北地区首部规范营商环境建设的省级地方法规,将于今年2月正式实施。
针对招商引资中胡乱承诺、随意变更的现象,这部法规予以明确禁止,并规定“未经批准的行政执法检查,不得开展”;对破坏营商环境的负有责任工作人员,情节严重将给予引咎辞职、责令辞职、降职、免职、辞退或者解聘处理。
作为中德(沈阳)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园管委会的常务副主任,李宝军经过调查发现,德国企业对一个地区投资环境的评价,知识产权位列第一。
“我们不能搞一锤子买卖。”李宝军说,德国有各类企业400万余家,进入中国只有6000多家。产业园作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.0融合的承接平台,一定要把知识产权环境营造好,这样才能让德企放心投资。
李宝军说,产业园还将建立知识产权综合行政管理与执法保护机构,设立知识产权仲裁院、知识产权流动法庭、知识产权保护协会等机构,以吸引德国投资者。
作为辽宁省最大的外地商会的会长,浙江人曾昌飚已经在辽宁做生意25年。在他看来,现在政府向投资环境“污染”宣战的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。
“东北产业基础好,人力资源丰富,硬件条件都很优越。”曾昌飚说,“一旦插上好环境的翅膀,谁也不能阻挡它飞得更高。”
情况正在发生变化。2016年前三个季度,吉林民间投资增长了12.7%,黑龙江民间投资也保持了较快增幅;投资下滑最严重的辽宁预计从今年开始企稳回升。
“直面问题不掩饰,不回避,认真负责地去解决,这就是希望。”李凯认为,就如同治理大气、土壤污染一样,改善投资环境也需要一个过程。“重要的是,东北向投资环境‘污染’宣战,已经吹响了进军的号角。”